悉达多读后感

时间:2023-02-16 08:16:13
悉达多读后感(精选5篇)

悉达多读后感(精选5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悉达多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悉达多读后感 篇1

万物既是确存也是虚妄,既是未生也已湮灭,既存善也藏恶,万物即“唵”。

悉达多初登场便是一个“完人”——“他已学会体认内在不朽的阿特曼,同宇宙合一”,“他将成长为伟大的贤士和僧侣,成长为婆罗门中的王”,“所有人都热爱悉达多,悉达多令所有人喜悦,所有人都对他兴致勃勃”。这三句话概括了青年悉达多在精神、修养以及社会地位方面的卓越,从当代社会角度来说,悉达多的起点无疑是所有人想达到却达不到的终点。可是,他自己却不快乐。他无法回答自己内心的疑问,他的灵魂得不到满足,他难以获得真正的宁静。于是他抛弃了婆罗门的身份,成为了一个沙门,去寻找“阿特曼”(即自我)。

第一站·受苦

沙门的生活带给他的是“忍受苦难”和“无我”。悉达多经受暴雨、酷暑、饥饿、奔波等现代人难以忍受的苦修,获得了身体的坚毅,可是他的心灵依旧未得满足。因为悉达多逐渐意识到受苦不过是暂时的麻痹自己,从而达到“无我”的状态;与此同时,“我”却消失了。他所经历的一切与他想要找到自我的的初衷有所背离。他也开始怀疑“教义”的意义。他看透了反复品读经书以图得道方式的局限性。在乔达摩这里,他印证了自己 ……此处隐藏3548个字……>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他离家一心去追求无我的境界。对佛说的话谦卑但是他傲慢,他自以为一心向“无我”便可以真的达到最高境界。

“悉达多只有一个目标——变得空无:没有渴望、意愿、梦想、快乐和悲哀——让“我”死掉。不再有“我”,体味空无心灵的平静,体味纯洁的思想,那就是他的目标。”但是人有了目标,也就有了欲,有了欲自然不会做到无我。做不到无我,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他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自己本心所看到的,完全受自己主观因素的影响。

第二阶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他入世了。他有了自己的爱情体验,有了自己对金钱的渴望,他不再把这一切当作一场游戏。因为他有了强大的欲,也就有了强大的惧。他害怕失去,他变得世俗。一切的山山水水都和他没有关系,他执着于自己现有的财富和华丽的生活,他看重名利为五斗米折腰,背弃了自己的修行,坠入了尘世的欲念纠葛。他有了正常人的七情六欲,便无法看清事情的本质,即一切都是无。

第三阶段,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悉达多经历了尘世,放走了自己这只金丝鸟。最后在大河里悟到,不是所有以爱为名的感情都是好的对的。自己应该做的是个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等他放下了对儿子的惦念,放下了自己的社会角色,就终于放下了“我”放下了小爱。小爱成了大爱,他爱每一块只是石头的石头,爱每一个世人,爱每一种苦难和幸福。

有句话我很喜欢,因缘而得往往求而不得。追求无上的境界本身就违背了修行的“皆空”和“无我”悉达多最终获得了内心的安宁,找到了“我”又失去了“我”。

最后用喜欢的一句台词结束这个书评“众生之爱皆是爱。有过痛苦,才知道众生的痛苦;有过执着,才能放下执着;有过牵挂,才能了无牵挂。”

《悉达多读后感(精选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