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枷锁》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性的枷锁》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性的枷锁》读后感1毛姆的小说《人性的枷锁》讲的是主人公菲利普从幼年到三十岁这段时间的成长经历。
这二十多年间他不断打破生活中的枷锁,最终过上一种内心自由的生活。
01
枷锁一:宗教信仰
母亲去世以后,菲利普成了孤儿,被送到当神父的伯伯家寄养。
在伯伯家长大的他,从小就被寄希望于,以后能从事神职工作。加上英国本身就是宗教国家,他也很难不被宗教所影响。
因为天生跛足,受尽屈辱,所以他一心期望上帝能让他痊愈,在做了很多的努力之后,他还是没能如愿。
这件事让他对宗教开始失望,但还没到完全失望的地步。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看到身边的神父并没有过着有意义的生活,反而比普通人还要无聊和堕落。特别是自己的伯伯,他自私愚蠢反而宣称在传播真理,这些都让菲利普决定放弃从事神职的机会,转而前往德国的海德堡学习德语。
在德国,与不同国家,不同信仰的人接触,让他看清:他并不会因为放弃信仰英国国教而遭到上帝的惩罚,实际上他根本不需要信仰任何宗教而使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和充实。
打破宗教信仰的枷锁以后,他感到心 ……此处隐藏3527个字……中在以后的3页当中,顿悟了的菲利普打开了所有人生的枷锁—宗教、信仰、爱情、理想还有自我。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把生命放到历史的滚滚长河中去思考,把我们生活的世界放到浩渺无垠的宇宙中去思考,人生本无意义。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当你参透了这一点,注意这绝对不是消极的人生观,恰恰相反。追逐你认为的幸福与品尝实实在在痛苦同样没有意义,认同了这一点你会发现对挫折、对痛苦有了新的感受,似乎能从上帝视角,也就是第三方视角去看待自己生活中经历的种种不如意,然后一笑而过,那种感觉无比轻松。人生既然毫无意义,那么就不应该被任何枷锁囚禁,只遵从自己的本心快乐生活就够了,如果日子让你快乐充实暖,那就一如既往地过下去,如果日子让你空虚寂寞冷,那就剖析一下自己做出改变,也许就是这么简单......
《人性的枷锁》让我产生了许多自己生活中的共鸣,现在的我们都迷茫、冲动、多愁善感。曾经有人问我:大学时代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说,是找到能让自己从心底里感到快乐的事,值得一生从事的事。青春就是用来不断尝试新事物的,因为“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没有时间资本再去重复菲利普那样“尝试—努力—悔恨—放弃—再尝试”的人生循环了。为了梦想拼尽全力无疑是值得推崇的,但是拼搏过后放弃梦想的人也是需要莫大勇气的。但这一切,需要你在为每一个梦想拼搏的过程中都倾尽全力,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在华丽转身的时候对自己说:我努力过,我不后悔。人生本无意义,好的与坏的结果都是浮云,留下的,只有一次次付出过后,只属于你自己的人生图案。
淡化过去,活在当下,享受过程,忽视结果。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宋·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