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昆虫记》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昆虫记》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昆虫记》读后感1读《昆虫记》有感 每当我看见那本书的封面时,总是被“她”那种神秘的魅力所吸引了。不是文字不是厚度,而是那充满传奇色彩的图画。究竟是谁有如此之高的魅力,是谁拥有那无穷的色彩,“她”就是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笔下的辉煌作品——《昆虫记》。
有一次,妈妈陪我去书店,当我一眼看见《昆虫记》时,心里有一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的喜悦,我毫不犹豫,捧着书就去结帐。
回到家,我兴奋地打开这本书,顿时,一缕书香扑鼻而来,再翻开目录,顿时被那五花八门的昆虫世界所震撼了,如凶狠可怕的狼蛛,青色迷人的螳螂,还有大家最熟悉不过的金蝉了。接着,我轻轻地,缓缓地,翻着翻着,看着看着,我仿佛身临其境,就好像自己也成为了一只小小的昆虫,身在着神奇美妙的世界,偷听到鸣蝉那美妙动听的歌声,俯视着蚂蚁搬家的壮观场面,眺望着蜜蜂采蜜时辛勤的劳动场景……瞧,那儿有个狼蛛在捕食呢!它离它的捕食对象特别远,起码有三四米远,这时,那只被狼蛛索定的螳螂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的盘中餐,而这时,狼蛛早已用它那强劲有力的八只触角一点一点的接近猎物,但猎物毫无察觉,现在,狼蛛与猎物就相差一米不到的距离,然后,它又悄悄的挨近对 ……此处隐藏8868个字……多昆虫的故事,非常神奇,我爱不释手,尤其是《蝉》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
七月初,蝉就在我的屋外不停地歌唱,在层内,我是主人,但在屋外他们就是真正的主人。这让有足够的条件深入地研究蝉的生活习性。
七月下旬,我开始考察幼虫刚刚离开不久的地穴。地洞是圆的,直径大约两点五厘米,洞深约四厘米,圆柱形,几乎是垂直的,地洞上下通行无阻。幼虫在地道中上上下下,一会儿,爬到靠近地面的地方,一会儿,又下到洞底。
仔细观察刚出洞的幼虫,差不多所有的幼虫都沾满了泥浆,用来挖掘的前爪沾满了淤泥。我把一个正在加工地洞的幼虫挖了出来,这只幼虫的颜色比刚出洞的幼虫白了许多,大大的眼睛近乎白色,浑浊不清,似乎看不到东西。这只盲眼幼虫比成熟幼虫的体积大许多,它浑身裹满了液体,就像得了水肿病,抓在手中,尾部会渗出清澈的液体。
从地洞出来后,幼虫立刻在附近寻找一个立足点:一棵小树,一丛百里香,或者是一枝灌木桠。
蝉的歌唱非常美妙动听。在雄蝉的胸部下,紧靠大腿的后面,有两片很宽的半圆形大盖片,右边的盖片压在左边盖片下面各有一个大空腔,普罗旺斯人称它为小教堂。在两个小教堂的外侧,蝉的腹背交接处的边缘有一个半开的钮扣大小的小孔,我们叫它为音窗。一声声的蝉鸣就从这来回的振荡中发出来了。当天气炎热时,在中午时分,蝉将它的歌分成一段一段的,每一段持续几秒钟,中间有一个很短的间隔。每一段歌声都是突然开始,然后迅速达到响亮的顶点。持续几秒钟后,逐渐降低。蝉的歌声从早上七八点钟开始,要到晚上八点才会停止。如果是阴天,或者下雨,蝉就不会叫了。
通过对蝉的研究,我真的爱上了《昆虫记》这本书。它使我学到了不知道的知识。我很喜欢这本书,也体会到了生命的珍贵和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