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顶之下》观后感

时间:2023-01-21 00:39:48
《穹顶之下》观后感(精选15篇)

《穹顶之下》观后感(精选15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穹顶之下》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穹顶之下》观后感1

20xx年新春伊始,随着柴静的《穹顶之下》风靡整个互联网、朋友圈,引起前所未有的全民关注,其实环境保护和治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穹顶用大量的篇幅扒开了中国雾霾的真面目,也提到了发达国家在治理雾霾时用过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特别是美国,不得不说,在环境保护工作的问题上,美国做得明显优于其他国家,无论是研究深度还是教学质量,美国环境类专业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因此,很多国内环境专业的学生都选择去美国进修。

在北京,5月入夏早,臭氧多,雾霾重。当天气又雾蒙蒙了,大街上会看到很多蒙面大侠出没,霾,又来了,自从看了柴静的穹顶之下,对霾的认识更多,这种天气,出门还是不出门成了他们最纠结的问题。老人,小孩,或者自由职业者可以选择宅在家,关门关窗开净化器,等雾霾散了再出去;可是上学族,上班族就没那么幸运了,雾霾再大,也不能不上班、上学啊,为了防护雾霾,佩戴口罩是最简单有效的方式了。大家不要觉得戴口罩麻烦,看着很奇怪。你戴两天口罩出去,回来就会发现滤芯全黑了。为了健康,口罩一定要戴起来!

阳光、空气、水、土壤、岩石、植物、动物构成了我们周围的环境,我们人类,也是环 ……此处隐藏9517个字……歌中的吉普赛人,到底是在歌唱着一种自由快乐,还是一种悲凉与伤感?没有人会瞧得起一个没有家乡的人。

《穹顶之下》观后感15

"穹顶之下——这个名词在最近并不陌生,这是柴静自制的纪录片,我们借用她的双眼平视着中国当今环境的现状,这部影片的确给了我们警示作用,这也又让人们在心中重新草拟了一道道德的标准,无可厚非的是这部纪录片的确有着不同凡响的积极作用,至少我已经学会打12369来维护我自身的权益 。不过这一切都是从她的眼睛看见的,这一切也都是她的道德标准在衡量,道德标准人人有异,所有人都不是纯粹的圣人或者纯粹的坏人。

观看完后我有很多疑问,这便好奇的查了查资料,实际上查到的是河北的污染是全方面的水、土、空气污染。但是眼睛却全部的往空气污染上看,很简单:空气污染能扩散到北京,而水、土地污染却留在当地。后来我才知道1级致癌物地这个1级只是一个因果性的标准,这仅仅说明致癌性证据充分,吸烟的危害远大于雾霾,委婉的说一句听说你吸烟可能戒烟带来的好处比带口罩防PM2.5更好。这让我想起一类人,这类人是一旦有事情影响到他自己的生活圈,这便揭竿而起,以圣人的方式讨伐影响到自己的人或事,却不顾影响到你的人和事有不能言说的秘密,便肆无忌惮地责备,圣人不应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关心着世人吗?

人的出发点总是是利益,柴静女儿天生肿瘤与雾霾其实并无直接关系,有可能与她的生活方式或高龄产妇有关,此外柴静女儿出生与美国,说不定这与产地有关?总而言之嘛,纪录片就是现实生活的见证,历史的忠实写照,因而能以其无可争辩,令人信服的真实性和来自生活的特有的艺术魅力去影响激励和启迪观众,不过关不关系道德的事儿需要观众们自己斟酌。

不知所云,不喜勿喷。

《《穹顶之下》观后感(精选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