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白》观后感

时间:2023-04-03 18:25:20
《告白》观后感

《告白》观后感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告白》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告白》观后感1

电影《告白》的内容的精彩首先应该归功于原著小说,《告白》观后感。侦探类型的小说多数带有强烈的悬念和严密精巧的逻辑。把这两个小说吸引人的特点搬到银幕上来,自然而然的就成为电影吸引人的特点。当然,电影用镜头语言表达制造和解释悬念。影片的开头,女老师在教室里来回走动,学生们吵吵闹闹,女老师毫不理会,自顾自地叙述着自己想说的话--一个奇怪的开场。可是,随着女老师讲话的进行,学生的注意力开始聚集起来(电影观众也是)。因为,女老师提到了自己女儿被人谋杀。接着,电影使用一连串的蒙太奇推进剧情,镜头在教室和回忆间切换,还原了谋杀案发生的过程,揭露出谋杀案的凶手。

在电影的开头便揭露出谋杀案的凶手,这是与许多侦探类电影不同地方。也就从这里开始,《告白》迈进对现代学生境况的探讨。这也是符合观众的心理的,大家都想知道为什么两个中学生会制造谋杀案。答案是一个学生被不健全家庭扭曲了心灵,另一个则是被不健全的教育制度扭曲了心灵,观后感《《告白》观后感》。电影在此无声地揭示了当代日本社会的问题。它在提醒观众,杀人动机的产生有着浓厚的社会根源。

电影是以女教师的成功报复收场的。她成功地在精神上击垮了青年杀人犯。这个情节显然跳脱了"恶人最终悔改的 ……此处隐藏522个字……煽动可悲的孩子们崇拜愚蠢的罪犯。”媒体有罪。

《告白》观后感3

昨天看了一部日本的悬疑片《告白》,看完之后,心情一直时很压抑的。虽然是10年前的电影,但还是感慨万千。

故事的情节其实很简单。一位女老师,为了向杀害自己女儿的两个学生复仇的故事。不说复仇的手段是不是残忍,是不是变态。但是作为一位母亲,得知自己的女儿,因为一些很可笑的理由被两个学生活活的溺亡了,而两个学生在未成年保护法的保护下,可以逍遥法外,而且没有丝毫的悔意、歉意,还在这位老师面前洋洋自得的说起作案的全过程。我想,任何一位母亲都是无法容忍的。既然法律不能制裁你们,那我就用我自己的方式来。

整部影片都是灰色的,阴暗的天空,连绵的雨天,看不到一丝亮丽的色彩。这也折射出片中每个人的阴暗心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丝毫没有同情心的学生;为了给自己女儿复仇,不折手段的老师;为了想引起母亲关注,而选择杀人希望登上报纸头版头条的学生A;为了证明自己不是胆小鬼而杀人的学生B;一味袒护自己儿子,不管对错的学生B的母亲;为了自己所谓的事业,抛家弃子的学生A的母亲。每个人都是一个悲剧。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校里,提倡“爱的教育”,认为学生都是天性善良的,犯了错,只要多关心他们,多爱护他们,他们就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记得我上学那会儿,只要你犯了错,老师就会惩罚你,打手心、蹲马步、立壁角。让你知道,犯了错,就有惩罚。小恶不惩,大恶难戒!

家庭里,要么一味的纵容、溺爱,孩子犯了错,都是别人导致的,跟自己孩子没关系。要么忙于自己的事业,对孩子不管不问,只是一味满足金钱上的需要。所以没人告诉他们,什么事是对的,什么事是错的!

有错的不是孩子,而是我们大人!

《《告白》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