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麦穗》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最大麦穗》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最大麦穗》教学反思1学完这篇课文,学生们都很有感触。他们纷纷表示,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也找到了“最大的麦穗”。于是用格言的形式来倾吐自己的收获,联系生活实际谈理解也谈得很好。欣慰之余,觉得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有二个方面做得较好。
一、创设了有效情境
创设有效情境意味着它是促使学习者以最佳心境投入到学习中的有效保证。在教学中,我常常引导学生投入课文情境,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光阴白白流淌,弟子们两手空空的心情怎样?弟子们此刻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在此思虑的牵引下,进而萌发自主深入地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念头。”在学习的基础上能从别人的失败中,总结经验,领悟要领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呢?学生的情感、领会在此时已经有了一个“井喷”的欲望,他们对于苏格拉底的感悟,对于人生一如“走麦地”的感慨,对于时间、机遇的重新认识,都让他们有一吐为快的感觉。”课堂上真正意义上的情感撞击,情景演绎,将带给师生亲身体验的愉悦,带给师生曼妙丰盈的心路历程。
二、在老师、学生与文本之间找到共鸣
如我在显示苏格拉底的话时,在请多位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或和蔼,或严肃地朗读的基础上,请学生先谈一谈自己听明白摘麦穗要求没有, ……此处隐藏14643个字……的行为敲醒警钟。让学生明白了两手空空的弟子是怎样走到麦地的尽头,没有收获,没有辉煌,美好年华,白白浪费。第三段话时,学生已读懂苏格拉底是在用麦地模拟人生,用麦穗模拟人生中的机遇,引导学生句句刨析理清这段话的三个层次,人生肯定有机遇;但未必碰见,即使也未必抓住,使学生明白了人生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有时我们也难以发现,难以把握;因此,抓住时机,拿在手中,抓住的才是机遇,抓不住的再大的机遇也不是机遇。弟子感悟的道理才会水到渠成。
二、读悟结合,相机点拨。
教学中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如果没有仔细地朗读,就谈不上思想的感悟与语言的积累,就会上不出语文课的语文味道来。
我始终认为语文课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在应当读的时候读,应该品的地方品。惟有如此才是真正的驾驭了课堂。在对学生放手时又不会让学生信马由缰地乱走。才能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例如:在教学时,我特别注意点拨学生读出一些关键的词语,读出苏格拉底那洪钟般的声音,品味苏格拉底的一番深入浅出的话。
三、尊重体验,注意熏陶。
孩子是多元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是说,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时,就告诉自己要留心多聆听学生思想,允许磋商的地方。
但同时,我还注意在学生自己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各抒己见,在彼此的探讨与思辩中得到自己的所得时,对学生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稍加引导,给予学生深层次的熏陶。例如;我在导读苏格拉底的第三段话时,就试图在语言训练、思维训练中渗透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感悟本文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