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1问题的探索
1、小组合作,培养估计意识
师:我们先来估计一下他们大约用了多少块瓷砖好吗?
生:思考并回答,只要是学生说的合理就可以
估计的方法很多:估计一行有10块,一共有10行,10×10=100(块)
估计左边有50块,右边有50块,合起来一共有100块。
……
师:那到底谁的估计最合适呢?让我们共同来研究一下好吗?
2、自主探索,验证估计的正确性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到练习本上。把你想到的算法都写出来。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生:思考、交流
师:看到刚才同学们积极思考的样子,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谁想告诉老师和同学们?
提醒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同时对同伴的回答进行补充。
可能出现的结果:(1)(6+4)×9=10×9=90(块)
(2)6×9+4×9=54+36=90(块)
(3)6×9=54(块)4×9=36(块)54+36=90(块)
学生还有可能出现其它的不 ……此处隐藏11397个字……白了自己错误的原因后,再来思考正确的解题思路,经过几次这样的训练,效果好多了。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15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习这几个定律中的难点。故而,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我没有把重点放在数学语言的表达上,而是把重点放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的计算去完整地感知,对所列算式进行观察、比较和归纳,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并举例进行验证……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学生身边熟悉的情境为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为学生创设了与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为参加“阳光伙伴”的32 名运动员购买统一服装。通过两种算式的比较,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
2、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先让学生根据提供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从而发现(35+25 )×32=35 ×32+25 ×32 这个等式,让学生观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再根据“老师还有其他选择吗”?这一问题,再次引出(35+25 )×32=35 ×32+25 ×32 ,最后,要求学生照样子写出几组这样的等式,引导学生再观察,让学生说明自己发现的规律。这样学生经历了“观察、初步发现、举例验证、再观察、发现规律、概括归纳”这样一个知识形成过程。不仅让学生获得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知识的能力。
3、教完之后,感觉在练习的设计上,还太拘礼与课本,虽然引导学生发现了定律,但没有相配套的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应用。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不能及时反馈,对如何用活、用好教材还需进行进一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