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两首》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诗两首》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两首》说课稿1教材简析:
《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么的美好幸福。《童年的水墨画》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童年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个快乐场面。
设计理念:
在儿童的眼睛里,世界是那么美丽;在他们的世界里,生命是那么自由,所以,在他们看来,梦想可以无限飞翔,快乐可以无限传达。因此,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朗读,让他们读个够,读个透,结合诵读,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文本,体会诗歌情感,并且鉴赏诗歌写法,用诗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
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
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此处隐藏19579个字……诗歌。分三个教学步骤:想像形象,把握物境;体验情感,把握情境;品味意蕴,把握意境。
(一)想象形象,把握物境(学生通过查网自主学习)
这首诗也有“望”,“春望”也可理解为“望春”,可以让学生和第一首诗比较阅读,同样是望,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望见了什么形象?这些形象有什么特点,组成了什么样的画面?
(二)体验情感,把握情境
学生通过对形象的感知,进一步体验作者的情感,作者在这首诗中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作者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引导学生结合诗人当时的写作背景来说
(三)品味意蕴,把握意境
引导学生品味诗人的主观之意是如何同客观现实之境和谐统一的。并品味出这种和谐统一所传达的言外之意和象外之旨。
学生自主交流,可能会涉及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认识,对诗句的品析评价等。
辨析两首诗的风格
学生可以自由讨论,也可以小组讨论,然后将自己的辨析结果在网上发布
课个延伸
指导学生打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网,找到杜甫的其它几篇有代表性的作品,《三吏》、《三别》。布置学生课外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三吏》、《三别》,进一步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本堂课的教学,我主要让学生在情境感悟中体味诗人不同时代诗歌创作的不同风格,抒发的不同感情:年轻时的酣畅豪情;中年后的忧国忧民。在网络交互中重获立体的语文世界;在自主探究中构建自己的诗歌鉴赏;在反复诵读中展示学生的个性与才华,从而营造出一种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使自己努力成为一名新课改的实践者和执行者。
以上就是我这节课的全部内容,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